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资讯  »  上半年,也就它了

上半年,也就它了

发表于:2022-06-01 10:01:18   稿源:吉剧网 浏览量:24

2022年过半了,可看的电影屈指可数,观影十分“疲软”。

无意间刷到《万湖会议》。听名字以为是老片,结果一查,是今年一月在德国上映的新片。看了眼豆瓣评分,8.2,可惜看得人不多,短评也就400来条。

有点惊艳。

▲《万湖会议》豆瓣评分8.2

电影讲述了二战时期,德国纳粹召集了各单位各部门不同官员在柏林郊外万湖边上的私人别墅里召开会议讨论。

整部影片的叙事跨度只此一场会议,但讨论内容却细思恐极——犹太人问题的终极解决方案。

影片情节描述可以说与历史史实一模一样,主创取材自历史资料,结合会议记录,忠实地还原了在1942年1月20日万湖别墅里发生的事情。

本片可以当成讲述犹太人在二战遭遇电影的“第一块拼图”,用纳粹德国的视角进入犹太人的苦难史,这个角度相当新奇,反思力道也更加猛烈。

▲《万湖会议》剧照

影片精妙的是克制的影像,描绘出一副生动的人物群像——生动说的是叙事效果。

真要论及这些官员,那真是不怎么生动了,只有极致的冷酷与无情。

导演把握这一点恰到好处,他对人物的真实原型,以及当时大背景下的气氛,一定有深刻的研究。

可以说,《万湖会议》是今年拍得最好的室内人物群戏了。

单个人物各具特色,给到充分的表现;对这一群人统一气质与特征的剖析也很到位。

正是这统一,让影片生发出冰冷秩序下残忍的美。

01

2小时,1100万条人命

“历史书上的轻描淡写的简短字句,背后是那个时代血淋淋的经历;时代的一粒沙,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用这句话来形容“万湖会议”,再合适不过——犹太人的生死命运,对纳粹官员来说不过是一个冰冷的数据,他们甚至称其为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要在2小时内讨论出来。

以犹太人的经历或是集中营为题材的电影并不少见,讲故事的方式也各有不同。

像最著名的《辛德勒的名单》,以全知视角将辛德勒拯救犹太人前后的事情完整展现。

波兰斯基导演的《钢琴家》就将视角锁定在钢琴家斯皮尔曼身上,以个体命运窥见种族苦难。

▲《辛德勒的名单》《钢琴家》海报

这些电影都会讲到犹太人的遭遇如何悲惨、纳粹军官的嘴脸又是多么蛮横、冷血无情。

而《万湖会议》则一转视角,故事在当时纳粹德国最有名望与权力的人物中展开,讲他们是如何制定这一系列惨无人道的“措施”, 集中表现他们是如何协商解决因种族屠杀带来的,经济、法律、外交等层面上的“难题”。

有人可能觉得这样的讨论非常滑稽,屠杀不就是开枪杀人的事情吗?

但这就是问题的根本所在:当纳粹德国不把犹太人当人看,而是一项行动议程的时候,种族屠杀问题不过就跟处理其他问题一样,金钱与效率才是排在第一位的。

例如,当时欧洲境内的犹太人1100万,如何有秩序地集中运输而不造成堵塞就是一个交通上的难题。

因战局紧张,纳粹无力再付出多余人力,如何以最少的人管理最多数的犹太人,这又是一个人力问题。

▲《万湖会议》剧照

我们对德国人有做事严谨、一丝不苟的印象,哲学上的严密,科学上的卓越,好像还真像电影中纳粹党卫队保安局创始人海德里希说的那样,这是他们日耳曼民族的优秀品质。

高效甚至运用到了屠杀上,这种思维的严密甚至保证他们在意见有分歧的时候保持冷静、理性分析与沟通、最后达成一致。

只是,当这种理性、效率和严谨,碰上了极端的纳粹主义,会发生怎样的灾难?这一点令人细思恐极。

▲《万湖会议》剧照

这是影片最精彩,也是最冷酷的地方。

对我来说,要完全领略这部电影的魅力,沉浸在这些德国军官所营造出的精准氛围里,是一件昧着良心、压抑自己人道主义精神的事情。

导演残忍地捉弄了我,观影体验层面,我不自觉滑入纳粹军官的视角,站在他们的立场,将犹太人的命当成数字与资源,参与到他们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去。

如此才能完全感受到影片带给观众的那种流畅感,从他们的高效的运作与冷酷无情的理性中获得“快感”。

▲《万湖会议》剧照

在电影最后,“六百万犹太人在纳粹政权统治下被杀”的字幕保持了一贯的冰冷。

但在此刻,会议上的唇枪舌剑已经过去,高效与精准的劲道释放殆尽。

那作为人的同理心与道德情感再降临、占据身体,再看这血淋淋的数字与客观描述时,唏嘘、同情,最为复杂的情感便开始发酵。缓慢绵延。

02

先“屠杀”观众,再救赎

《万湖会议》巧妙操控了观众的情感。

一开始或许还带着固有的道德观念进入这座万湖别墅,但导演精心设计出如上文所说的“由严谨高效而带来的高效运作”的快感俘获了观众。

在最后掐准时间让这股力量消散,再之后,同情和悲悯,这种人类最珍贵的道德品质重新归位,让观众陷入更深层的反思。

▲《万湖会议》海报

要达成这样的效果,构建冷酷理性的这一环节尤为重要,导演在不同方面的设计处理也配合着呈现了这种“冷酷感”。

会议是由人开的会议,商量与讨论的过程也是由人物在参与、推动着。

因此,人的冷酷首先要出来。

电影中出场的人数众多,这些纳粹军官职位权能与性格观念各异,各抒己见,在会议上贡献“精彩发言”,这是让场子“热起来”。

而无论他们怎么发表不同意见,对问题的解决与掌控,也就是会议得以继续的主线却被海德里希这个核心人物紧紧抓住,这是让场子“冷下去”。

要补充的是,莱因哈德·海德里希,是纳粹德国的高级领导人,是整个会议的召集者、主持人。历史上,系统性清洗犹太人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正是由他牵头制定。

▲电影里的莱因哈德·海德里希与历史上的莱因哈德·海德里希

回到电影,文本层面尤其注重“一开一合”的节奏。

其他人的热来自他们性格中容易被人看到的部分,比如易怒、懦弱、残暴。尽管在场所有人都表现出轻贱犹太人的无情,但至少这些军官表现出的个性让这个场子还留存着一点人的特征,我们能感到,这至少是活生生的人在讨论着问题。

海德里希这个人物便截然不同。尽管他脸上挂着体面的微笑,对待在场人员彬彬有礼,但他始终保持着解决问题的清醒头脑,是会议运行的主心骨。

当会议有分歧的时候,他看似给予每个人说话的权力,实际上对每个质疑与不满都早已有自己的解决方案;他为会议做了万全的准备,必要时以数据与逻辑推演回应争论。

哪怕是“工具人”副队长艾希曼,全片都在面瘫似地念数据、报情况,但镜头有意记录下他与女同事相处的细节,在语气与眼神上跟工作时有了区分。艾希曼并不完全冷酷,他只是一个工作狂。

▲上图为电影中的艾希曼,下图为历史上的艾希曼

但海德里希便是这完全的冷酷了。他在所有人到后精准赶到,又在会议结束后飒然离去,不带一丝拖泥带水——他是高效运转的零件,笑容只是他客气的伪装,我们感受不到他身上一丁点人性。

导演拿捏来自人物本身的冷酷非常到位,演员也贡献了出彩的表演——要表演出皮笑肉不笑、表面体面背后阴暗这种复杂层次并不简单。

其次,本片的视听处理也能生发出冷酷的秩序感。

最大的特点就是弱化镜头运动,固定机位画面占据大量时间。

▲《万湖会议》固定机位画面

固定机位往往不容易造成太强烈的情绪波动,但也容易丧失了镜头内因运动带来的节奏感。

因此要呈现出某种节奏时,本片善用同机位画面的不断重复来达成。

比如影片开始,各个官员陆续到达别墅,拍摄他们下车进门、从门口到门厅、从门厅进房间等动作时都只用少数的固定机位拍摄,剪辑上重复排列,看似机械而木讷,实则将场上那种冰冷之感、秩序稳定之感表现得很到位。

▲《万湖会议》影片开始各官员陆续到达别墅

运动镜头则精准地使用在该发挥作用的地方,比如像刚才谈到的人物问题。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海德里希发言平定争议时,由远到近推到他身上的那个推镜头,如此精确地配合着表示出他才是有着最高话语权、最是有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手段的人。

要表现其他人的性格时,在某一人发言时切入其他人的状态与反应这一方法也很适用。除了让镜头丰富起来,不至于看起来太沉闷外,从这些细碎的镜头也能窥见他们对某一观点不同的态度,以此建设出他们各自的性格画像。

▲《万湖会议》几乎没有外景,他们吃着点心喝着小酒,讨论着关于千万人的生死命运

在听觉上,本片在室内力求清晰的人声,避免环境音的干扰,让观众能专注于纯粹的言语。

在不多的室外场景,冬日的荒凉才由几声鸟叫与风声直达观众耳朵,隐约勾勒出时代的悲凉气,指向那远方无数犹太人即将被一纸会议记录所决定的命运。

音乐是全然缺席的,因为音乐必能引发情感波动。导演不走煽情路数的方法甚至贯彻到片尾演职人员表,这本来好似是音乐该要起来的环节,白纸黑字下那么像遇难者的名单。

03

恶,平庸还是狂热?

一部优秀的人物群戏,对人与人群是有深刻理解的。

《万湖会议》中的各个人物建立在一个核心上:对犹太人的“物化”。

不管是行政、军队还是别的机构,他们的分歧仅仅聚焦在犹太人问题而带来的利益问题,事关自己在这上面表现良好、升官发财,或者维护自己的权力,不愿在这一共同行动中,让他人染指自己部门的权责与职能。

导演紧抓这个核心,将他们处理该议题时缜密的过程、理性的论战还原出来,淋漓尽致地表现出纳粹德国的冷酷无情。

他们处理工作越是认真,越让人感到这认真背后的可怕逻辑。

▲《万湖会议》剧照

施图卡特博士(帝国内政部副官,历史上也确有其人)为整场会议贡献出最精彩的辩论。他发表了如何定义与处理混血犹太人的精彩论调,特别是他语出惊人地提出可以采取绝育这一手段杜绝混血犹太人繁育后代时,我情不自禁地感叹他极强的专业素养与缜密的思维逻辑。

但感叹后只有颤抖。他的逻辑再出色,第一步便是可怕的——纳粹强权可以任意剥夺犹太人的人权。

汉娜·阿伦娜在《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一书中提出“平庸之恶”的概念,她认为艾希曼与其他纳粹官员是纳粹政权机器运作中的一个零部件,他们行凶作恶只是服从命令,或是在自己权责范围内行公事。

▲汉娜·阿伦特所著的《艾希曼在耶路撒冷》

但也有别的报告指出,也有纳粹成员在处决犹太人时表现出狂热的快感,并非是运行的部件,毫无个人意志。

从电影里大部分的表现来看,的确符合阿伦娜的概念。

但片子里也有像兰格博士这样受过高等教育、对艺术文化还有高深见解,却表现出对犹太人极端的憎恶,不留余地为虐杀献策的人,对这样的积极主动地想要行恶事的人,又如何理解人性,以及恶的平庸或是狂热,算是影片为我们留下的问题。

▲《万湖会议》片段

《万湖会议》带来的观影体验是独特的,这也是德国二战反思电影的特征。

他们提供了一个除去人性外任何事情都非常合适的场域,让观众不自觉进入这一套预设的逻辑之中,却在最后猛然惊醒,如此流畅的运行却唯独丢失了人性与人道。

反思就在这其中生发出来:二战后的今日,无论是谁再抛出这样看似合理的逻辑,你是否能清醒地发现,其中缺失的人性?

推荐资讯

相关新闻